close

胡麻機械割捆採收 輕鬆省下24個人力

中時
傳統胡麻採收方式費時費力。(臺南農改場提供/劉秀芬臺南傳真)
傳統胡麻採收方式費時費力。(臺南農改場提供/劉秀芬臺南傳真)
字級設定:
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引進乘坐式割捆機,並加以改良,估計可以取代24個採收人力。(臺南農改場提供/劉秀芬臺南傳真)
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引進乘坐式割捆機,並加以改良,估計可以取代24個採收人力。 (臺南農改場提供/劉秀芬臺南傳真)
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引進乘坐式割捆機,並加以改良,可以2點捆束。(臺南農改場提供/劉秀芬臺南傳真)
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引進乘坐式割捆機,並加以改良,可以2點捆束。(臺南農改場提供/劉秀芬臺南傳真)

胡麻傳統採收工序繁多,需耗費大量人力,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引進乘坐式割捆機,並加以改良,估計可以取代24個採收人力。農改場將於11日、13日及20日分別於安定區、西港區及善化區辦理3場次田間觀摩會,幫助農友解決採收時人力不足的問題。

臺南農改場場長鄭榮瑞表示,胡麻為國內主要油料作物之一,每年需求量近5萬公噸,但國產胡麻僅占5%左右。政府自2012年推動將胡麻列入進口替代作物,鼓勵農民栽植胡麻,並提高胡麻自給率,胡麻栽種面積2018年近7年來已從831公頃增至近3000公頃。

由於胡麻栽培面臨的主要問題為勞力需求過於密集,且國內栽培品系單一,成熟蒴果具開裂性,種子易落粒,因而採收時無法機械化,造成農民栽植意願降低,面積提升有限。臺南農改場除針對胡麻品種引進改良,亦研發胡麻機械化採收。

臺南農改場為解決農民採收時人力不足的問題,自國外引進乘坐式割捆機,配合國內栽培管理特性進行改良,將引進機型原本捆束裝置由1點修改成2點捆束,提高胡麻捆束位置,其採收寬度為130公分,適用於撒播或條播,畦溝距120~140公分的栽培方式。

經田間反覆測驗後,乘坐式割捆機作業能力為每小時可採收0.15~0.2公頃,估算每天可採收胡麻面積約為1.2~1.6公頃,對照人工採收每人每天僅可採收0.05~0.06公頃,人機比約為24倍,也就是一臺割捆機可以取代24個人力,大幅減少胡麻採收人力成本。

為了讓農民實際了解乘坐式割捆機在田間的採收情況,及田間管理及安全用藥重點,臺南農改場將於安定、西港、善化等地區辦理田間觀摩會,邀農民踴躍參加。

(中時 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r62604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發表留言